漢畫象石的基本形式
分佈區域

畫象石
 漢代畫象石的出土範圍相當廣泛,東抵山東、江蘇沿海一帶,西達甘肅、四川,南至雲南,北到陜西榆林一帶,都有它的蹤影。而依照出土畫象石的多寡顯示,大致集中在四個大區域:

山東、蘇北、皖北、豫東區

(一)山東、蘇北、皖北、豫東區
 為漢畫象石分佈最廣泛的區域,以山東的濟寧、棗莊、臨沂,和江蘇的徐州為中心,涵蓋了山東、蘇北、皖北、豫東等四個地區。主要出土地為:
山東
1、濟寧地區:濟寧、嘉祥、金鄉、魚台、微山、汶上、曲阜、鄒城
2、臨沂地區:臨沂、沂水、蒼山、費縣、平邑、莒南
3、棗莊地區:滕州、棗莊
4、泰安地區:泰安、肥城
5、濰坊地區:安丘、諸城
6、濟南地區:長清、章丘
7、煙台地區:福山
8、日照地區:莒縣
江蘇
1、徐州地區:徐州、銅山、邳州、睢寧、新沂、沛縣、豐縣
2、連雲港地區:連雲港、東海、贛榆
3、宿遷地區:泗洪、泗陽
4、鹽城地區:射陽
安徽
1、滁州地區:定遠
2、亳州地區:亳州
3、宿州地區:宿州
河南
豫南、鄂北區
商丘地區:永城、夏邑

(二)豫南、鄂北區
 為發現漢畫象石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,分佈範圍大致以南陽為中心。涵蓋了河南唐河、襄城,及湖北當陽、隨州一帶的區域。主要出土地為:
河南
1、南陽地區:南陽、鄧州、唐河、桐柏、新野、方城、社旗
2、許昌地區:襄城
湖北
1、宜昌地區:當陽
2、隨州地區:隨州

陜北、晉西北地區

(三)陜北、晉西北地區
 此區出土的畫象石,主要分佈在山西、陜西兩省黃河流域沿岸地區。其中陜西以榆林地區的綏德、米脂,及山西三川河流域最為集中。主要出土地為:
陜西
榆林地區:榆林、綏德、米脂、神木、吳堡、清澗、橫山、子州
山西
呂梁地區:呂梁市離石區、中陽、柳林

(四)四川、重慶、滇北區
 此區出土的畫象石,主要集中在嘉陵江及岷江流域。其中畫象石多以洞穴墓、崖墓,及石函、石闕等形式出現。主要出土地為:
四川、重慶、滇北區

四川:
1、成都地區:成都、新津
2、達州地區:渠縣
3、綿陽地區:梓潼
4、樂山地區:樂山
5、宜賓地區:宜賓
6、雅安地區:雅安
重慶市:
重慶、合川、忠縣
雲南:
昭通地區:昭通

(五)其他
 漢代畫象石,除上述地區外,在其他地區也有不少的發現。
河南:
1、洛陽地區:洛陽
2、鄭州地區:鄭州、新密、登封
北京市:
北京
河北:
保定地區:滿城
江蘇
鎮江地區:鎮江
浙江
嘉興地區:海寧
陜西
咸陽地區:彬縣
甘肅
隴南地區:成縣
貴州
畢節地區:金沙
內蒙古:
包頭地區:包頭

畫象磚
 漢代畫像磚的出土分佈也是相當廣泛,主要分佈在今日河南、四川兩個省份,其中河南以洛陽、南陽、鄭州為中心,四川則是成都平原及其周邊為主。另外在江蘇、江西、湖北、山東、陜西、甘肅、內蒙古、貴州、廣西、雲南各地均有少量的發現。主要分佈區域為:

河南

河南:
1、鄭州地區:鄭州、新鄭、新密、鞏義、中牟、滎陽
2、南陽地區:南陽、鄧州、唐河、新野、淅川
3、洛陽地區:洛陽、偃師、宜陽、新安
4、許昌地區:許昌、禹州、鄢陵、長葛
5、開封地區:尉氏
6、周口地區:西華、扶溝
7、商丘地區:夏邑
8、新鄉地區:新鄉
9、漯河地區:舞陽
10、信陽地區:固始

四川

四川:
1、成都地區:成都、新津、邛崍、新都、大邑、郫縣、彭州、新繁、崇州
2、綿陽地區:綿陽、梓潼
3、德陽地區:廣漢
4、眉山地區:彭山
5、宜賓地區:宜賓
6、雅安地區:寶興
7、廣元地區:廣元
 其他地區如陜西咸陽、甘泉、商南、城固、平利,湖北枝江、當陽、老河口,江蘇高淳、溧水,江西贛州、于都,山西聞喜,山東金鄉,甘肅甘谷,貴州赫章,雲南昭通,以及內蒙古、廣西等地,都有少量發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