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札掛劍:

(1)、春秋時,吳公子季札出使晉國,途中經過徐國,拜謁徐國國君時,徐國國君喜愛季札所配戴的寶劍,而不敢說。季札因出使他國需要佩帶寶劍,而無法贈與他。然回國時,再經徐國,得知徐國國君去世,季札就將劍贈於嗣君。而嗣君不受,季札就將劍掛在徐國國君墓前的樹上而去季札隨從則說:「徐君已死,又何必贈之?」季札說:「雖然徐國國君已死,但我心中已默許,怎能因為他去世而違背諾言呢?」。

(2)、《史記》.吳太伯世家:季札之初使,北過徐君。徐君好季札劍,口弗敢言。季札心知之,為使上國,未獻。還至徐,徐君已死,於是乃解其寶劍,繫之徐君R樹而去。從者曰:「徐君已死,尚誰予乎?」季子曰:「不然。始吾心已許之,豈以死倍吾心哉!」
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版權所有 © 2006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, Academia Sinica. All Rights Reserved.